关闭

举报

  • 提交
    首页 > 致富技术 > 正文
    购物车
    0

    不忘初心、牢记使命、情系农业、奉献一生——西藏山南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农艺师次仁云丹

    信息发布者:fjlyzpld_74ubpmkm3i5
    2019-08-03 10:26:46    来源:今日头条   转载

    次仁云丹,男,藏族,中共党员,西藏山南市琼结县人,1973年5月出生,1993年7月从湖北省武汉农校毕业后,分配在山南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工作至今,先后获得联合国开发计划署、中国农村技术开发中心颁发的优秀科技特派员奖、全国农业先进工作者、全国最美农技员等荣誉称号。2019年6月,在种完扎囊县最后一块试验田后,因疲劳过度,肝癌、高血压、胆结石等病症同时发作,倒在了他挚爱一生的农技事业一线,年仅46岁。

    立场坚定有信念,他是党的事业的“一块砖”

    他始终牢记入党誓言,坚定理想信念,以党和人民的事业为最高追求,在大是大非面前立场坚定、旗帜鲜明,自觉维护民族团结,反对分裂。

    作为农牧民的儿子,体验了农村的落后和农民的艰辛,靠着党的政策考上大学后,他果断选择了农学专业,以期学成后能最直接的帮助农业、服务农业、改变农村,1993年,刚刚毕业的他,放弃了在拉萨工作的机会,回到老家山南农业技术推广中心,成为了一名农业科技服务人员。次仁云丹发现老百姓膳食结构单一,蔬菜需从内地引进而且价格很高,他主动向单位申请蔬菜种植技术研究经费,引进各种蔬菜种子开展蔬菜种植试验,研究常规蔬菜栽培技术,每天到田间地头观察、记载、探索。通过三年的蔬菜栽培试验研究,筛选出了大量适合山南市气候条件的蔬菜品种,极大的丰富了老百姓的餐桌。

    2000年,自治区首次开展农牧结合点工作,次仁云丹因业务基础扎实、基层经验丰富,被组织安排去贡嘎县岗堆镇牵头组织开展工作,他告别家人带着铺盖欣然前往,在此后四年间,先后示范推广了地膜覆盖栽培、大棚蔬菜栽培、黄牛改良等11项种养实用技术,使项目区人均现金收入新增8000元,实现利润600万元,提高了农牧业科技含量,增加了群众现金收入。

    泥土地里写人生,他是工作岗位的“顶梁柱”。

    敢于挑战、敢于担当,这是同事们对次仁云丹最多的评价,同事查斯说,面对困难问题和新任务、新挑战,他就像一名冲锋的士兵,攻坚克难,勇往直前。

    1996年,山南市开始实施“124、125”种子工程体系建设。次仁云丹同志作为管理建设工作负责人,无数个“5+2”“白+黑”,他认真学习建设模式和运行管理办法,从种子源头着手,加强种子基地建设,开展提纯复壮。在他的带领下,山南市种子工程体系建设工作取得了显著效益,工作进度走在了全区前列,提升了种子纯度和种性,还从根源上改变了农作物种子“杂乱差”的状况。

    2007年,山南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在全区首次开展测土配方项目。次仁云丹同志作为土样采集工作队队长,无惧高血压带来的头晕、头痛甚至是生命威胁,带领技术人员赴海拔3200米至4500米的区域进行踩点取样,足迹遍布130个乡镇,936个行政村(2007年行政区划),累计徒步行走1200余公里,为测土配方试验提供有利数据。

    随着种植业结构调整及农作物新品种推广,许多当地品种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,如果不及时进行资源收集保护,将导致部分农作物品种混杂甚至灭绝。次仁云丹同志结合自身工作经验,调动各方力量走村入户开展种质资源收集工作,将各种原始材料进行分类标记,进行小面积种植保护,并建立种质资源库,为保护山南市种质资源做出了积极贡献。

    急民所急解难题,他是群众心中的“好参日”。

    全国十佳推广标兵、全国高产创建二等奖、西藏自治区科学技术奖、科技推广先进工作者、驻村工作先进个人、优秀驻村工作队员、西藏自治区2014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“最美人物”、自治区科技特派员……,诸多称号、证书加身,他却总是“不满足”,常说“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,我们的农业距离现代化还有很大差距,要做的还有很多很多”。

    驻村期间,看到农田里的冬小麦株高矮、穗子小、杂草多,次仁云丹看在眼里、记在心里,了解掌握基本情况后,他从单位调运冬小麦新品种种子,组织村民开展农作物田间管理培训,从播种到收获开展实地技术指导,不仅提高了当地冬小麦产量,还提升了村民科学管理农田技术,村民对他称赞连连,夸赞他是农牧民群众的“好参日”(参日,藏语科技的意思,村里群众以此称呼次仁云丹同志)。

    每次有农业技术培训任务时,他总是主动申请,虽然不是轻松活,饭点不准时,一桶方便面就对付过去了,早前住宿条件不好,他穿件大衣就出发,白天当衣服、晚上做被子。群众对他的讲授很是喜欢,孟嘎荣村村民说,次仁云丹黑黑的脸、粗糙的手,和我们农牧民差不多,看着就很亲近,他讲课通俗易懂,我们听的懂、用得上。

    扎囊县扎其乡藏中村科技特派员米桑含着眼泪哽咽地说,“跟着“就”云丹(就,藏语“哥哥”音)一起搞了三四年种子田,一年比一年好,今年种子刚刚出苗,他怎么就狠心离我们而去了”。米桑回忆起刚开始种种子田时,群众收获后就堆放在家里或者是以普通粮食价格售卖,次仁云丹得知这一情况后,积极联系拉萨、日喀则等地的农技中心,不遗余力的“推销”种子(较之普通粮食,价格将近高一倍),帮助当地群众增收100余万元。

    在他生病住院期间,驻过的村、蹲过的点上群众得知消息后,纷纷自发的来到病房看望,看着昔日与自己一道下田入地、施肥喷药的好战友、好亲人疼痛的连话都说不出来,不禁潸然泪下。得知他去世的消息,藏中村贫困户巴旦顿珠老人泪如雨下。早前次仁云丹在工作之余走村入户摸底群众农业技术需求时,了解到年近七旬的巴旦顿珠与患有残疾的儿子相依为命、生活清贫,他在自家亦不是特别宽裕的情况下为老人家里送去了一年的口粮,并自掏腰包3500元购置了家具。

    甘于奉献为大家,他是女儿心中的“不倒松”

    2018年10月9日“秋播工作进行中”、2018年4月8日“田间地头的风景,撸起袖子加油干”、2017年10月2日“庆十一活动——种子包衣”······,翻看次仁云丹的朋友圈,满满的是对事业的热爱和忠诚,作为一名基层农技推广人员,他一年有200多天是在乡镇、村里度过,夏天做指导、冬天搞培训。就算是在市里的时间,由于农业工作季节性强,周末、节假日他也基本回不了家。

    2009年山南市实施银黑狐草原生态灭鼠项目,次仁云丹作为项目骨干,在银黑狐驯养基地(乃东区昌珠镇克松村)负责狐狸杂交驯化工作,由于银狐交配时间刚好在年关,为了提高银狐的交配率,他主动放弃回家与家人团圆的机会,整个新年都一直坚守在岗位。

    每年的种子包衣精选关系全年收成,技术含量不高却需高度负责、认真细致,次仁云丹同志每次都是这项工作的不二人选。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推广站副站长达娃桑珠说,都记不清多少次让正在休假的次仁云丹返岗挑重任了,他一旦接手哪个工作,不干完不会撒手、不干好不会放心。

    “我觉得不需要用特别华丽夸张的词语去修饰爸爸的伟大,爸爸在我心中就像松柏树屹立不倒”,在女儿央拉的微信朋友圈如是写道。其实,他最亏欠的就是对女儿的陪伴。女儿生日时,他在田地里,女儿初升高,他还在田地里······,为了弥补亏欠,他和央拉约定,等今年央拉考上大学,就送她去上大学,可是如今,央拉的录取通知书已经按时到达,次仁云丹却再也兑现不了自己的承诺。

    回看次仁云丹同志的一生,没有英雄壮举和豪言壮语,有的只是他26年如一日的坚守着平凡岗位。他用其平凡而又伟大的一生,生动诠释了共产党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,充分展示了新时代“三农”干部“懂农业、爱农村、爱农民”的时代风采,践行着一名基层农技推广人员技术报国、服务三农的初心和使命。

    打赏捐赠
    0
    !我要举报这篇文章
    声明 本文由村网通注册会员上传并发布,村网通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。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,不代表村网通立场。本文如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,我们将在24小时内予以删除!